本益比十三倍 新興亞洲買點浮現

4月6日,外資法人大舉買超台股新台幣2百22億元,刷新近一年來單日最高紀錄,截至8日,光四個交易日,就買超近4百77億元;對照外資在二月撤出台股的「完美獵殺」,資金回流態勢確立。
資金潮回來的理由,主要包括新興市場股市普遍出現近一成的回落、本益比回到值得投資的水準、原本的通膨疑慮可望在第三季緩和,以及美元升值到一個段落。這四大變數也造成全球資金大轉彎,重回新興市場懷抱。
追蹤共同基金流向的美國基金研究機構EPFR Global統計,就在三月底,全球新興市場基金,首見淨流入近16億美元,其中,新興亞洲更中止連續9週淨流出。四月以來,台灣、南韓、印尼等新興亞洲國家,更是備受外資青睞的投資標的。
德盛安聯海外投資首席傅子平解釋,新興亞洲過去五年本益比平均近16倍,隨券商預估未來十二個月企業獲利攀高、約13倍的本益比計算,現行股價相對便宜,「錢當然會自動流向本益比相對便宜的地區。」
中長期新興市場經濟成長領先成熟國家無庸置疑,各界更關注成本推動與需求拉動下的通膨議題。
摩根富林明投信投資董事吳淑婷認為,油價短期內不易回檔,但價格並非急升、仍屬健康供需,且通膨指標大國中國也可望有效控制物價,她因此認為今年通膨對新興市場來說,「有壓力、沒殺傷力。」
新興亞洲列首選 中國上漲空間最大
現階段,想隨資金行情擁抱新興市場的投資人,應該如何挑選?
專家認為,從題材與評價的角度,首選高成長的新興亞洲,較不建議近期已漲高的新興歐洲與拉丁美洲。
「金磚四國中,中國離歷史高點最遠,」財經作家楊偉凱認為,企業獲利確定,但相對漲幅仍小的中國市場最適合中長期投資,而東南亞國家歷經今年來一波修正,目前價值合理,受惠中國內需與企業獲利等利多的新興亞洲漲幅可期,投資人可伺機布局。
新興歐洲部分,儘管市場預期今年油價將維持高檔震盪,可望因油價高度連動較易有表現,但柏瑞旗艦全球組合系列暨金牌組合基金經理人曾志峰提醒,新興歐洲今年來漲幅已達近兩成,「現在布局不免有追高味道,」此外從歷史經驗來看,俄羅斯往往第一季就漲完全年四分之三,其後隨天氣放暖、能源需求下降,市場也會跟著逐漸回落。
至於拉丁美洲除了評價偏高,使投資價值降低;權重最高的巴西近日又為打擊熱錢,加重課稅等資本管制,衝擊股市表現。
考量原物料今年仍是主流,建議投資人可先觀望,等跌到相對低點再進場。